6.6.

历史

链接:形成框架、形成知识体系  形成套路   自己出题  回忆再现

6.6.3.理解、记忆、练习


 

历史要学好,就必须记忆。你可以把英语背单词和背文章的好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用于历史的学习。

找出你自己的遗忘规律,寻求最佳方法,用最少时间记住最多的东西。例如,你通过总结发现,自己记住的东西三天之后就会忘记很多,那么,你就应该把记住的东西,每过三天,再记忆一下。

对于学习处于初级阶段者,历史的最好方法就是用尽量多的时间,反复浏览和精读课本,反复记忆课本上的内容。

比较、分类、联系

从各个方面比较历史知识,并逐步清晰化、准确化、简化。找出看似不同的问题的相同的规律,同类似的事件中找出差别。

比较:例如,历史事件的比较、历史人物的比较等等。

政治、经济等联系:要思考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国际关系和科技文化等之间的内在联系。

中国史与世界史的联系:例如,在学习中国史时,把中国史作为世界史的一部分,思考世界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对世界的作用。

专题:在每个大专题下面,要进一步细化,形成各个小专题。

练习

练习对于历史来说,主要作用是辅助记忆,例如,通过浏览练习题,你能把历史知识记忆的更准确、更熟练。通过练习,你还能找出什么是应该记忆的。例外,练习还可以启发你如何深入思考。

而历年考题则是练习中的精品。

历史的练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记忆性的练习,例如一些选择题、填空题等,只要你把应该记住的知识记住了,就可以做出来了。对于这类题目,你只要记忆就可以了。

另外一类,就是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例如一些问答题、材料题目等等,对于这些题目中的好题、典型题目,你必须要深入思考,细致总结。你可以先想一下,按照自己的思路做出来,然后再与标准答案比较一下,一开始,你做的可能与标准答案差别很大,你就要根据标准答案,深入思考,找到题目对应的知识,找到解题技巧,在这个过程中,你要深入思考如何运用历史知识和历史原理解决问题,如何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如何总结出历史规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你做的就跟标准答案越来说接近了。如果你只是记忆标准答案,而自己不思考,那么,你永远形成不了自己的东西,就不能灵活运用。

形成套路

做了一定量的题目,掌握了一定的解题技巧后,你就可以总结出一些题型,和每个题型的解题套路、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当你做“新题”时,就可以归入相应的类型,然后根据确定的套路,找到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例如,你弄透彻了某道“唐朝的发展”的典型题目,你总结出了“凡是涉及到某朝代的发展时,往往要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入手”,并记住了答题的套路。那么,你以后碰到关于中国古代某个朝代发展类的题目,就可以套用这个套路了。

如果你发现,按照自己总结出的套路做题,有与标准答案不一致的地方时,你可以修正解题套路、解题思路、解题技巧。

有时,老师会帮你形成套路,你就省事多了;某些好的参考书会把各种题型总结的很全面、清晰,借助这些参考书,你更容易形成套路。

题型的简化

对于历史,如果经过长期的积累,你总结出了很多题型,你还要根据不同题型所对应的知识,找出不同知识的联系和区别,把各种题型进行简化,这样,你的知识体系就会更加清晰。

自己出题

甚至,你总结的题型足够多,达到一定的量,不同题型和各个知识点越来越清晰之后,再仔细琢磨一下历年考题中命题人的意图,你就很容易自己出题了。

达到能很容易的自己出题的境界,你的历史想学不好都很难了。

回忆再现

(适用于学习处于高级阶段)

    历史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有些又很零碎。

背完课本后,对于自己感觉已经记住的知识,合上课本,回忆再现一下,已经记住的知识是否很清晰了?对于模糊的知识,要重复记忆,直到能够清晰的回忆再现出来。

学习完课本的一章、一节之后,就可以回忆再现;学完了课本上的一部分知识,如中国古代史之后,就可以回忆再现;你的历史形成整体框架、形成知识体系之后,也要不断回忆再现,这样,记忆的就越来越准确,各个部分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就会越来越清晰;做了一定量的题目,掌握了一定的题型、解题技巧之后,通过回忆再现,就会更加清晰和熟练。

一般的,随着学习的进阶,你应该加大使用“回忆再现”这个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在所有学习历史时间的比例。

历史处于初级阶段时,赵凝润学习历史的时间是这样分配的:记忆约占80%、理解约占20%;历史进入中级阶段后,记忆约占60%、深入思考约占20%,回忆再现约占20%;历史进入高级阶段后,记忆约占40%,深入思考约占30%,回忆再现约占30%。

 

 
关于《辛雷学习方法》的最新信息,请访问:http://www.learnmetho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