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

总结、回忆、笔记本

5.14.1.总结解题技巧

对于学校考试、学校平时测验、自己独立做的模拟题、自己独立做的各地历年考题等的试卷,要及时总结考试技巧和解题技巧;对于平时做题过程中,碰到的典型题、综合题、灵活题中的好题,你要及时总结。总结时要搞清楚哪些题目答案正确但方法过于繁琐?哪些题目做出来了但做法不规范?那些题目是会做的但因为计算失误等原因做错了?哪些题目会做却没有找到思路的?哪些题目是根本就不会做的?那些题目是因为时间不够而来不及做出来的?

数学处于高级阶段的贾甲从来就不在意考试成绩,不会让考试成绩削弱自信心,但他非常在意试卷的总结,一般的,每次“大”的考试之后,他就要拿出7、8个小时以上的时间用在试卷的总结上。

做对了但方法过于繁琐的题目:对于学习处于初、中级阶段者,只要做对了,就算掌握了,方法繁琐没关系,不必再花更多时间放在此类题目上;对于学习处于高级阶段者,要寻找更简单和巧妙的解题方法,以及“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等方法。

做出来了但做法不规范的题目:对于学习处于初级阶段者,不规范、不严谨、不严密也没关系,以后再说;对于学习处于中级、高级阶段者,应该通过反复训练等的方法把这类题型掌握的更规范。

平时会做的但考试时却因计算失误等而做错了的题目:出现这种情况,你应该从参考书和课本中找到同一类型的题目,通过“反复训练”、“狠练”等方法掌握好这类题型。

平时会做但考试时没有找到思路的题目:通过形成框架、形成知识体系等方法,对这门课程的各个知识点有快速反应,这样,看到题目时就能很快的想到这道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了;通过形成解题技巧体系,就可以迅速找到题目对应的解题技巧;你还可以通过总结和记忆题型,形成题型的整体框架;对于已经建立了完备的题型笔记本者,你可以经常浏览题型笔记本。

有些题目没有思路的原因是一些小出题技巧你没有领悟到,看了答案就马上就想到了,对于这类题目,要把这些小技巧记在本子上,经常浏览,以后就会做了。

根本就不会做的题目:大体上,根本不会做的题目分为如下几种:一、有些根本不会做的题目可能是相关的知识点,如概念、定理、公式没有掌握好,也可能是解题技巧没有掌握。如果是这种情况,说明你的知识体系有漏洞,你应该回归教材和参考书,将相关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掌握好,并通过练习和查阅参考书,将同类题型的所有题目掌握好。二、有些你根本不会做的题目是属于偏题、怪题,你不必理会,直接放弃就可以了。三、对于学习处于初、中级阶段者,有些题目的难度超出你目前的学习阶段,如果你感觉到,即使把这道题目做会了,以后仍然不大可能做出来同类型的题目,你应该放弃。四、有些你跟本不会做的题目虽然难度超出你目前的学习阶段,但这道题目非常典型,非常好,你应该把这道题目记忆下来。

时间不够而来不及做出来的题目:有些题目你明明会做,却因为考试时间太紧迫而没有来的及做,你就要仔细总结考试技巧,尽量先做会做的题目,并总结出如何提高考试时做题速度。

如果你每次考试总是有很多来不及做的题目,你平时做题时就要加快做题速度。此外,你还可以采用平时养成做事迅捷的习惯、学习时不断暗示自己加快速度等方法,还要不断提高大脑清晰度、增大“狠劲”。

以前,身体处于初级阶段、学习处于中级阶段的申若考试时总是有好多课程例如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等有一些平时能做出来的题目,因考试时时间紧迫没能做出来。这是因为她身体过差、身体状态过差,平时学习时每每加快速度,她就会感到心慌气短,时间稍长,还会感到全身乏力。后来,她养成了每天坚持用固定时间锻炼身体一个小时,并在每个课间锻炼身体的习惯。半年后,她的身体进阶到中级阶段,学习时大脑清晰度提高了,反应速度也提高了,很少出现平时能做出的题目考试时来不及做出的情况了。她的学习进阶到高级阶段。

大坝总在最薄弱处被水摧毁。通过总结练习,找出知识漏洞,尽快弥补,这远胜于匆匆忙忙又拿来一本参考书开始埋头做练习。

 


 

5.14.2.章节总结

每隔一段时间,按照章节,把某门课程的某部分知识进行总结,可以找出学习方法上的缺陷、知识体系上的漏洞,这样,你就可以及时调整学习计划。

形成知识体系:某门课程,经过平时分章、分节的学习,在初步掌握了基本知识点、基本解题技巧之后,通过章节复习、查漏补缺,知识逐步完整。然后,再深入思考不同知识点的区别和深层联系,按照某些角度和某些规律把不同知识点“串”起来,就如一条线把不同的珠子串起来一样,不同的线串不同的珠子。这样,知识就网络化了,知识就系统化了,知识体系形成了。

你可以形成一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在某一门课程没有学完之前,你也可以先形成某部分知识的知识体系,也可以形成某一章节的知识体系。

把握要点:学习完每章节、学习完某门课程后,要把各个知识点的关键之处用简单几句话总结出来。

模拟题:任何学习方法,只要能提高考试成绩,就是好方法。你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如每隔二十天左右,找一套难度相近的模拟题,按照高考规定的时间内做完。作完后,仔细分析一下这么多天是否明显进步,若有明显的进步,则说明这个学习方法适合你,你要坚持这种好方法,同时要尽可能把这种方法推广其它课程中去。如果没有进步,则要尝试其它方法。

笔记、练习、课本、参考书:把这一段时间以来的笔记、练习、课本和参考书上记录的学习心得再仔细看几遍,看看你是否真正掌握了。

对于尚未理解的要进一步理解;对于已经理解但未弄透彻的,要深入思考;对于应该记住的但没有记住的东西进行记忆;对于某些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总结,看看是否能把不同的知识点“串”起来。

 


5.14.3.回忆再现

(本方法对大脑清晰度要求很高,对于学习时大脑始终很清晰度者可随时使用,其他人可在大脑清晰度高时使用本方法,例如刚刚锻炼完身体后)

定义:回忆再现

回忆再现,是指将已经学习过的概念等知识点、解题技巧、学习心得、各种题型、典型例题、优秀文章、知识体系等等,进行回想和记忆,以形成清晰的印象,并尽量在大脑中再现出来的过程。

回忆时,将各种学习资料如课本、笔记、习题集、参考书等放在身边,以便随时对照检查。一般的,刚开始回忆时,你要不断看学习资料,慢慢的,学习资料看的越来越少,知识在你脑海里却越来越清晰。

使用“回忆再现”这种学习方法,知识会更加清晰、系统、完整;可以提高记忆的准确性,提高知识的确信度;有助于形成整体框架、形成知识体系;有助于前后联系;有助于灵活运用;有助于查漏补缺、消除“知识误痕”。

回忆再现的核心是完整

通过不断回忆、看学习资料、再回忆、再看学习资料,……,某些东西在你脑海中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完整。

“回忆再现”的基本方法

以看课本为例,讲讲如何使用“回忆再现”这种方法。

通过听课、理解、记忆之后,课本上的东西基本理解清楚了,该记忆的东西记的差不多了,就可以采用“回忆再现”这种方法学习了。边回忆边看课本,对于能够回忆的很清楚的东西,就不用再花时间了,对于那些回忆不起来的东西,回忆时感到模糊的东西,仔细阅读课本,进行记忆,并在课本旁做标记。然后接着往下回忆,等课本回忆完一遍了,再回忆一遍,只回忆有标志的东西,然后再回忆一遍,然后再回忆一遍……这样,回忆多遍之后,你不看课本,也可以很轻松的在大脑中再现出很清晰的课本中的内容了。 

通过“回忆再现”检查学习效果

一般的,对于某门课程或者某门课程的某些部分知识,学完之后,如果你能回忆出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的全部或大部分内容或者知识的要点,就可以说明你的学习效果很好;反之,就应及时找出原因,改进学习方法。

通过“回忆再现”提高记忆力

“回忆再现”的过程,往往会是记忆、深入思考、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是知识由含糊到清晰的过程,是知识体系的简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记忆能力得到强化。

提高思考深入能力

有时,通过“回忆再现”知识点和解题技巧,你必须挖空心思去思考,你的深入思考的能力就能不断提高。

提高“狠劲”、增大学习强度

回忆再现是一种学习强度很大的学习方法,是一种很“痛苦”的学习方法,当你在回忆再现过程中感到非常焦躁、非常难受时,坚持下去,就能提高“狠劲”、增大学习强度。

有时,一天的学习之后王散感到很兴奋,又感到学习了很多东西,有点混乱,于是就把今天学习过的内容回忆再现一下。一开始,他感到很痛苦,无论怎么想,大脑中总是乱糟糟的,他感到有一些焦躁,但他咬牙坚持回忆再现,半个小时后,他感到今天学习的内容的要点大都清晰了。又回忆再现了一会儿,感到大脑也清晰多了。

课后回忆

尽量不看书,实在回忆不出来了,扫一眼课本,把老师讲的内容一遍又一遍回想,就像在大脑中放映“电影”一样。                                                                         

语文、英语的词句表达的回忆再现

在听完、读完一篇用词造句非常优秀的文章后,你可以合上书,自己用口或者用笔表达出来,并对照原来的文章,看看自己表达的东西和原文的差距。如果原材料(这篇优秀文章)是声音,你可以采用口述的形式,把自己的口述录下来,与原材料对照,找出自己的错误;如果原材料是文字,你可以写在本子上,看看自己与原材料的差距。

显然,采用这种方法,你一定要选择难度和你目前学习阶段相匹配的文章。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很有效提高你对语言的感悟和把握能力,即“语感”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语文、英语文章结构的回忆再现

有些优秀的文章(例如历年高考题中的阅读题目)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读了这些文章之后,合上书本,回忆一下这篇文章的脉络,然后快速浏览一下原文,看看自己理解的偏差。渐渐的,你会体味到作者严密的逻辑,当你的水平达到一定的境界,你看某些文章时,你会马上发现这篇文章结构和逻辑上的缺陷

这有助于提高你语文、英语阅读题目的分数,有助于提高作文的结构和逻辑水平。

通过“回忆再现”形成整体框架

有时,拿起课本,感觉课本上的东西都很熟悉,好象也都理解了,也都记得。但放下课本,运用知识时,却发现很多东西都忘记了。这可以通过回忆再现所学过的知识,形成整体框架来解决。例如通过回忆教材的目录,就可以做到不用看课本就能想起所有的考试范围内的知识。

知识体系的回忆再现

学完某门课程的一部分相对完整的知识后,通过反复不断回忆再现,你可以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清晰的完整知识体系。

例如,想起英语的改错,你的脑海中马上显现前后一致、虚拟语气等等所有的常考的语法错误;想起数学中的“对称”,你的脑海中马上显现所有的代数中的函数、平面几何中的三角形、立体几何中的棱柱体中所有的与“对称”相关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想起历史中的“战争”,所有的历史课本中的战争中的领导人、胜负原因、历史意义等马上完整的在你脑海中显现;想起世界地图,所有考试要求中规定应该掌握的国家的地理位置、形状、地形、矿产、气候类型等马上展现在脑海之中。

回忆再现练习题

做完一些练习题目后,回忆这些题目中好的典型题目,如果这些题目的解题思路、解题技巧、解题步骤都能很清晰的再现出来,说明这些题目你掌握的很好了。

循序渐进增强回忆再现的能力

一方面,“回忆再现”这种方法要求很高的大脑清晰度;另一方面,随着你不断回忆再现某门课程,这门课程的东西在你脑海中的越来越清晰。

加大“回忆再现”的频率、延长“回忆再现”时间

随着学习的进步,心态、身体、学习的进阶,你要逐步加大“回忆再现”这种学习方法的频率和使用时间。

例如,在英语的初级阶段,你阅读了一篇文章好多遍之后,才能开始回忆;到了中级阶段,你阅读了一篇文章仅一遍之后,就可以开始回忆了;到了高级阶段,你把一篇文章阅读完之后,也回忆完了,你从这篇文章中掌握了多少个新单词、多少个句式,都很清楚了。

“回忆再现”与笔记本

某些知识,你回忆的是否全面和准确,可以用笔记本作为依据。将某门课程或者某门课程的某部分知识的框架、知识点的要点、解题技巧的要点、学习心得等等记在笔记本上,每过一段时间回忆一下,看看自己是否能回忆的全面准确。如果你又学习了新的知识,就应该把新知识的要点融入到原来的框架中去,并经常回忆。将零散的知识在大脑中“串”一下,寻找看似无关的知识点的本质联系。把自己的学习心得等汇总起来思考,使知识点融会贯通。对照《考试大纲》将还尚未学好的考点记下来,作为下一阶段学习的重点。

 


 

5.14.4.笔记本

在课本、老师讲课、参考书和你的大脑之间,有一座桥梁,那就是笔记。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没有对某门课程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之前,做笔记往往是必要的。通过做笔记、反复浏览笔记,可以记准记牢基本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通过用一、两句话把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心得记下来,并不断修正这几句话,可以纠正你理解的偏差;通过做完题目后把解题技巧记在笔记本上,并经常思考,你可以更深入的理解基本概念、定理、解题技巧。

上课和笔记本

如果某门课程你已经形成了完整、清晰、准确的知识体系,上课时可以不做笔记。

数学成绩非常好且对数学很有兴趣的贾甲从来不做数学笔记,他学习数学的方法就是做练习,其根本原因是他早已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精确的关于数学知识点和解题技巧的体系,每掌握一个新习题,他脑海的知识体系就扩充了。

如果你从根本上掌握了某门课程的核心思想方法之后,你的推导能力就能非常强,上课时可以不做笔记。

物理成绩非常好且对物理学很有领悟的艾斯坦从来不做物理笔记,他学习物理的方法就是反复看课本,其根本原因是他早已经掌握了物理学的精髓和根本的思想方法。每看一遍课本,他对物理基本原理的理解就更深了一层。

什么东西要做笔记

公式、定理、英语单词、语文和英语的好句子:把重要的、老是记不准的公式、定理、英语单词、语文英语的好句子等等记在笔记本上,随时翻看,常常记忆。

知识点的要点、解题技巧的要点等:概念、定理、定律的关键性的语句,课本、参考书上的对某些知识的关键用一、两句话的总结等,自己做完题后用一、两句话或者几个字总结出解题技巧的要点等,记在笔记本上,经常翻看、记忆。

考试要求和课本目录:把考试要求和课本目录中纲领性的、框架性的东西记在笔记本上,随时翻看,常常背记,记忆的差不多了,就可以用回忆再现等方法形成这门课程的完整的整体框架。

学习心得:把每天学习时积累的学习心得,如解题技巧、学习方法、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等等,用简单的一、两句话记在笔记本上。

从习题上得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在做题过程中,你发现了某些知识,这些知识,课本上没有,但又属于考试要求范围内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英语、化学等课程尤为重要。

例如通过做英语选择题、改错题,你会发现一些典型的、常考的、重要的单词辨析。再例如从化学“物质推断”题目中得到某些物质的化学特性、化学反应现象等。

因为有时,这些内容虽然课本上有,但并不全面或者角度不同。

解题技巧:把自己总结出的解题技巧和从老师和参考书上获得的解题技巧记下来。对于那些用了很长时间才解出的数学、物理等题目的解题技巧,要多用几句话记下来。

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把感到特别巧妙的典型题目记在笔记上,经常翻阅,碰到类似的题目时,进行比较联系,即“多题一解”。学会了其他的解题技巧,可以尝试着用新的方法来解这道题,即“一题多解”。

错题:把错过不止一次的题目记下来,为以后碰到类似题目做参照。

理解有偏差的知识点:把你理解有偏差的知识点,如英语中的定语从句,物理中的能量守恒定律等等,用简单的几句话记在笔记本上,以后在课本、参考书、习题集中碰到类似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辨析。

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把自己总结出的适合自己的好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记在笔记上。经常翻阅,仔细体味是否可以将已经证明对你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运用在其他地方。

突然迸发出的想法或灵感:有时,你会突然迸发出一些想法和灵感,尤其是你深入思考时,一般说来,你的学习阶段越高,你的灵感会越多,对于这些突然迸发出的想法和灵感,你要赶快记到笔记本上,这些东西是非常宝贵的。

不断充实和修正笔记

知识积累多了,容易造成混乱;参考书读多了,有时会感到不知所措。

以前,学习处于中级阶段的王散喜欢看很多参考书,结果,不同参考书,对于同一类型的题目和相同的知识点,往往有不同的理解,而他学习时心情又不够平静,经常自己把自己弄乱了。

后来,他把不理解的习题、知识点记在笔记本上,以后,看其他参考书时,碰到关于类似习题或者知识点的详细解释时,就思考一下、辨别一下,选择自己认为较合理的解释,记忆下来,这样,经过多次修正,理解越来越正确。

你可以把做错的典型题目、理解错误的重要知识点、理解不确切的典型题目和重要知识点,用最简单的几个字、几句话,记在笔记本上,经常翻阅、仔细体味、仔细辨析,通过看课本、参阅参考书、请教老师等方法把自己以前理解错误的地方纠正过来,并强行记忆。你的知识体系就会越来越完整,每个知识点就会理解的越来越确切。

英语处于高级阶段的贾甲有个笔记本,每当他上课、做练习、考试、做模拟题、做各地历年考题、课外阅读时,遇到单词辨析、语法题目、改错题、小作文等等典型的、巧妙的、有难度、有疑惑的小题目,他就记在这个笔记本上。他经常翻阅这个笔记本,把已经确切掌握的知识从这个笔记本中去掉,把有疑惑的知识标出来,以后碰到类似题目或者知识点,再仔细分析。对于偏难和过于繁杂的问题,他从来不深究,以免自己把自己弄乱。慢慢的,含混不清的单词辨析、语法、句法越来越少,他写英语作文时语法、用词、造句的错误越来越少。

笔记本是大脑中知识体系的依据

你必须在大脑中形成知识体系,而笔记就是大脑中的知识体系的依据。有了笔记本中文字形式的知识体系,你大脑中的知识体系就能很容易随时得到重复。

结合课本和参考书,把笔记上的知识不断补充、归类、用某个线索“串”起来,形成知识体系。然后,把这些知识体系记在笔记本上。

形成知识体系之后,学到新的知识,要随时补充。你要把新补充的知识体系记在笔记本上。

知识体系简化后,你也要记在笔记本上。

老师、参考书和笔记本

从某个角度,如果参考书是为了补充课本和老师,那么,把自己的学习心得、自己总结出的解题技巧、知识体系记在笔记本上则是补充老师和参考书。

 


关于《辛雷学习方法》的最新信息,请访问:http://www.learnmetho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