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 |
物理、化学、生物实验 |
链接:深入思考 领悟课程的核心思想方法 |
“想实验”主适用于:一、学校的条件不允许做足够的实验。二、有些实验虽然你并没有实际做,但单凭“想”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深入思考各地历年高考实验题 不同的参考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年高考题中的实验题,你可以理解记忆这些参考书上对实验题目的分析,深入思考每个实验运用的实验方法和技巧、实验的各种变化。 一开始,你把这些实验题目理解透彻,并记忆下来。然后,积累了一些题目后,你就可以把这些题目放在一起深入思考了,找出这些题目的共同的实验方法和技巧、运用的相同的概念和知识点等。再后来,你就可以自己改变这些实验题目,自己出题目、自己设计实验、自己想出实验步骤和结论了。 领悟课程的思想方法 对于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课程,你在背实验、做实验、想实验的过程中,你要领悟这门课程的思想方法。此外,你还可以把从某门课程领悟出的思想方法用于其他课程。例如,把物理、化学中领悟的思想方法用于生物上。 你可以围绕着课本中实验,看一些科学读物和科学家的传记,思考科学家的发现之路:如何找到实验思路的、如何发现实验结论的。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科学家,设计实验、改进实验。单靠记忆或者模仿,跟在别人后边走,远不如你自己深入思考:左冲右突,找到正确的思路。有时,你会惊奇的发现,科学家发现之路,往往是在当时条件下,唯一之路、最巧妙之路。 举个例子,看课本上实验如同看地图,自己做实验如同自己在道路上走,如果你在走的过程中迷路了,你走了很多路之后终于达到了终点,显然要比看地图印象深的多。但如果你虽然没有在道路上走,却自己设计行走路线,想象达到某个目的地的各种行走路线,你的印象往往也会很深。 课本中隐含的实验思想和方法 对于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课本在讲述某些知识点时,会引入实验加以验证;有时,课本会引导你如何由实验得到概念。你可以把课本中与实验相关的内容找出来,放在一起深入思考,总结出实验思想和方法。 多个渠道获取信息 除课本、参考书外,你还可以从网络、科普读物、最新生物成就介绍等多个渠道获取更多的关于实验的信息和方法。这时,你要深入思考,把新技术、新成就与课本上的知识融合起来。例如,我国最新航天技术中涉及到哪些物理、化学、生物概念和知识点? 深入思考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适用于学习处于中级、高级阶段者) 牛顿做了很多实验,爱因斯坦没怎么做实验,但他们都在不停的“想”实验。你也要经常思考物理、化学、生物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例如,当你在精读课本时,理解和记住了某个概念、掌握了某个原理后,就想一下是否能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它。当你浏览一道历年高考题中的实验设计题目时,你就可以总结出实验设计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 只深入思考值得思考的东西 (仅适用于学习处于高级阶段者) 有时,你把思考的范围缩小,你更容易思考的深入。 有一天,贾甲在静思时,突然想到,为什么某个生物实验要使用显微镜而不是使用锤子?为什么很多生物实验要采用化学手段而不是采用物理手段,例如,为什么不往植物体上通电流? 于是他快速翻阅了一下课本,得出一个结论:为了掌握好某些知识,就必须掌握好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巧;反之,由于高中生物知识的限制,很多实验方法如“往植物体上通电流”等方法就不必考虑了。这样,他考试时再做实验设计题目时,就把思路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了。 “想做”实验 (本方法需要足够的实验条件和时间) 如果你有充足的时间和良好的实验条件,你可以“想做”实验。所谓“想做”实验,就是自己设计实验,自己解决。 “想做”课本上的实验:你在做课本上的某个实验时,按照课本的要求准备好实验仪器和材料后,不看课本上的实验过程指导,自己设计思路,自己完成实验,验证自己实验设计思路是否正确。如果实验得不到正确的结论,你再重新做实验,重新设计实验思路,如果实验结果出现偏差,你再修改设计。最后你总会得出合理的实验方案。 针对某个问题,自己设计实验、自己解决:在物理、化学、生物的学习过程中,你产生了某个疑问,通过深入思考后,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等仍然无法解决,你可以尝试自己设计实验来解决它。当你用实验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后,你要总结出实验步骤、实验结果、自己为什么成功、有哪些实验技巧,等等。此外,当你思考出一些其他的结论,或者有了新的问题,继续设计实验、做实验,不断重复这个过程。 例如,对于物理,你碰到了一道题目“三个质量相等的小球从不同方向相撞会出现什么现象?”你运用动量守恒定理、能量守恒定律等原理深入思考了很久,没有解决,于是你设计了一个实验,把这个问题解决掉了。然后你再思考一下如果“五个质量相等的小球从不同方向相撞呢?”如果质量不同的小球进行相撞呢?然后你再深入思考、再设计实验、再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然后总结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论自己出练习题。 再例如,对于化学,你可以把最近一段时间在做练习、看参考书中积累的一些化学反应、化学现象、“物质推断”题中疑惑比较大的,自己设计实验,通过做实验验证一些结论,并推导出其他东西,然后根据化学的各种变化,尝试着提出一些问题,自己解决。 再例如,对于生物,你学习了“成熟的植物细胞会发生渗透作用”。那么,煮过的植物细胞会发生渗透作用吗?”你自己设计实验,验证了“煮过的植物细胞不会发生渗透作用”。然后,你深入思考得出结论:可利用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现象来判断细胞是否是活的。然后,你又产生了一个问题“用来判断细胞是活的方法有哪些?”于是,通过深入思考和参阅书籍,你总结出了判断生物细胞是活的各种方法。然后,你又可以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想做”实验练习题目:对于历年考题、参考书中的典型的、巧妙的、灵活性的实验题目,你也可以使用“想做”实验这个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你要不断培养最严谨的科学态度去做实验,通过实验把这门课程的各个部分知识“串”起来;另一方面,你的思维不要有任何束缚,凡是可以想出的东西都尽量想出来,凡是能联系的知识都尽可能想到。 这样,你就把实验、深入思考、自己出题融合在一起了。自己出的题目,不一定都是实验设计题,也可以是其他题目。 形成实验的知识体系 (适用于学习处于中级、高级阶段者) 把深入思考、精读课本、浏览实验报告、自己设计实验、做实验习题等方法中总结出的学习心得放在一起深入思考,总结出不同实验在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等各个方面的联系和不同之处。渐渐的,你就能形成实验的知识体系。 “实验设计题”的基本学习方法 浏览、记忆解题技巧(适用于学习处于初级阶段者):某些参考书,会对一些“实验设计题”做详细分析,你可以浏览、记忆这些题目,总结出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考试时直接套用。 形成物理、化学、生物原理的体系:某些“实验设计题”的本质,就是在限定的条件下,用物理、化学、生物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当你想了一会,仍然感到无从下手时,就可以把与这道题目相关的原理逐一尝试,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你要形成完整、清晰的物理、化学、生物原理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你想要解决某个问题时,相关的各个原理就马上浮现在你的脑海中。 (适用于深入思考能力达到一定境界者) 养成时刻深入思考、深入思考无间隙的习惯之后,如果你还解决不了的问题,别人恐怕也解决不了。
|
关于《辛雷学习方法》的最新信息,请访问:http://www.learnmethod.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