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不断改变学习方法

链接:学习方法


 

不断改变学习方法,你才能不断取得学习进步。反之,随着学习的进步,你要不断改变学习方法。

 


 

有时,单凭改变学习方法,学习就能进步

 

有时,单凭通过改变学习方法,你就能取得学习进步。即使新的学习方法不见得比你现在使用的方法更好,但它给你一种新鲜感,能够激发你的学习兴趣。

而且,不同的学习方法,能发现不同的学习上的漏洞。

例如,你采用“狠练”这种学习方法做数学练习一段时期之后,不妨尝试“随意练”这种学习方法,说不定,你会感到心情很愉悦,而且,你或许会发现自己在灵活性上的欠缺。

 


 

有些学习方法发挥威力需要一些时间

 

一般的,当你采用某种学习方法一段时期之后,如果学习进步不大,你应该尝试其他学习方法。

但是,有些好的学习方法,其威力需要一段时期后才能显现出来。所以,一开始没有学习心得、学习没有进步,你也不要着急,坚持下去,慢慢的,就进步了。

例如,“深入思考”这种学习方法,对于物理、数学、历史、地理等课程,以及语文的作文,化学、政治、生物的“热点”,等等,都非常重要。但某些学习者,尤其是学习处于初级阶段或思考能力差者,往往懒于深入,或者深入思考时感到很焦躁,或者思考了一会儿就放弃了,或者思考某一问题很久却无学习心得。但你必须坚持思考下去!

由于每个人的心态、身体、学习状态、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不同,每一种学习方法本身的不同,一个适合你的好的学习方法,有的坚持一、两小时就能发挥威力,如“快速浏览”;有的一、两天就能发挥威力,如“狠练”;有的一、两个星期就能发挥出威力,如“狠背”;有的一、两个月之后才能发挥出威力,如“深入思考”;有的学习方法,如“潜移默化”、“形成知识体系”,其威力则可能要到长达数月之后才能显现出来。


 

强化心态、提高学习状态

 

使用一种新的学习方法,你没有进步,可能是你的心态不够强、学习状态不够好。你要提高“狠劲”、延长每次最长学习时间、提高大脑清晰度。

另外,每个人的每天有效学习时间是相对固定的,有的人可以达到1213个小时,有的人能够有78个小时就很不错了。这时,提高“狠劲”、延长每次最长学习时间、提高大脑清晰度就很重要了。实际上,越高级的学习方法,对“狠劲”和大脑清晰度的要求往往越高。有时,即使不改变学习方法,单靠强化心态和提高学习状态,你照样能进步的很快。


 

感觉

 

当你使用某个学习方法,学习时间足够长,也足够“狠”,也理解了一些知识、也记忆了一些知识、也思考了一些问题,但学习时仍感到很烦躁、很空虚,没有一点点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一般的,这个学习方法就不是适合你的好的学习方法。


 

清晰化

 

使用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某门课程一段时期后,某些知识应该由含混变得清晰,而不是变得更含混。例如,对于某部分知识或者某个知识点,你做了一定量的练习后,你应该感到清晰多了。


 

知识的深入、系统、灵活

 

使用“深入思考”、“深入思考长长练”、“精挑极背”、“精挑极练”、“总结回忆”、“形成知识体系”、“一题多解”、“多题一解”、“自己出题”等学习方法学习时,比起其他低级的学习方法,如“浏览”、“背题”等等,虽然在一定的时间那完成的学习任务并不见得会增多,甚至反而减少了,但知识掌握的更深入了、更系统了、更灵活了,所以,从长远来看,你进步的更快。


 

精妙细微

(适用于学习处于中级、高级阶段者)

一般的,只有理解了知识的精妙细微之处,学习才能进入高级阶段。

一旦理解了知识的精妙细微之处,一般的,你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喜悦感。

学习达到一定的境界,通过精读课本,你就可以领悟到几乎所有的高考范围内知识的精妙细微之处。但有时,你可能做不到这一点,这时,你可以借助一些好的参考书来理解知识的精妙细微。

用来理解精妙细微的参考书,有的是一些讲解的比课本讲解的更透彻的书,或者从另外一些角度来讲解课本中知识的书,或者能把知识的联系更清晰的叙述出来;有的则是讲典型题目,把如何运用知识点讲解的很透彻。

水平高的老师也会指点你如何思考和体味。对于某些比较难的问题,你百思不得其解时,最后经水平高的老师的略加指点,你往往就能融会贯通。因此,如果你经常向老师提出一些很精妙细微的问题,说明你已经学习的不错了。

体味出精妙细微的前提是基本知识已经掌握了。如果你已经形成知识体系,那么在思考的过程中,就能想到相关的知识。有时,有些知识你尚未学到,或者忘掉了,你可以翻阅课本和参考书。如果你知识掌握的很不好,那么,要体味精妙细微就比较难了。

保持轻松、愉悦、振奋的心情,你更容易体味出精妙细微之处。

你一旦你体味出了某个知识点的精妙细微之处,你要保持这种感觉,向其他知识点推进。

有一次,王散买了一本参考书,这本书把一些历年高考题目中的比较典型的题目,从各个角度分析,并推测命题人的意图,分析题目的解题思路,以及题目所对应的概念和知识点。他每隔几天,就在轻松、愉悦、振奋的心情下,深入思考几道题目,一个月后,他再做某些题目时,解题思路比以前就多了。


 

越低级的学习方法,越容易掌握,但学习效果越不明显

 

越低级的学习方法,越容易掌握。例如“反复快速浏览”这种初级的背英语单词方法,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使用。但“自己出题”这种高级的学习方法,就不容易掌握了。

越低级的学习方法,取得同样的学习效果,花费的时间往往越长。例如采用“背题”这种学习方法,往往需要“看”很多题目,才能达到“做”一道题目的学习效果。

越低级的学习方法,局限性越大。例如,数学,如果做题时不深入思考,做完题目后不认真总结解题技巧。那么,即使你做了很多的题目,数学往往也很难进入高级阶段。再例如,物理,即使你把基本概念记的很熟,掌握了很多题型,如果你不去深入思考物理概念,没有养成用物理学思维思考问题的习惯,你的物理就很难达到很高的境界。


 

越高级的学习方法,越不容易掌握,但威力越大

 

一般的,越高级的学习方法,对每次最长学习时间、学习强度、大脑清晰度要求的越高,对心态的平静程度、“狠劲”要求越高,对学习能力要求越高,对学习所处的阶段要求越高。因此,越高级的学习方法,往往使用起来越不容易。

但越高级的学习方法,威力越大。因为使用越高级的学习方法,在单位时间内获得信息量越大,知识确信度提高的越快,知识掌握的越深入、越灵活。

例如,对于英语的记忆时,从低级到高级,有背单词的基本词义、背单词的辨析、背诵句子、背诵整篇文章等方法,背课文比起背单词的基本词义,学习强度要大的多,对大脑清晰度要求高的多。然而,一旦记住了一整篇文章,远比孤立的记住了一些单词收获大。


 

逐步加大更高级学习方法的比例

 

每个人每天的有效学习时间是有限的。随着学习的进阶,你要不断加大更高级学习方法的学习时间在所有学习时间中的比例。

例如,在英语的初级阶段,你可以把主要学习时间用于记忆单词的基本词义,但英语进阶到高级阶段,就要多背文章了。

再例如,你在数学的初级阶段,你可以主要“看题”、“背题”、做基本题,进阶到高级阶段,就应该“一题多解”、“多题一解”、“自己出题”、做“新”题了。

再例如,学习处于初级阶段时,你应该按照课本的章节顺序,从前往后、循序渐进的学习。随着学习的进阶,你就可以打乱课本上的章节的限制,找出不同部分知识的联系,融会贯通。


 

使用其他课程的学习方法

 

你可以把某门课程中已经证明有效果的好的学习方法用于其他课程。例如,把语文作文的学习方法用于英语写作,把背英语单词的方法用于记忆化学知识点等等。


 

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不同课程和知识的学习时间

 

有的学校,严格规定了每门课程每天的学习时间。如果你每门课程掌握的比较均匀,还好一些;如果你有的课程学的很好,而另外的课程学的很不好,那就比较麻烦了。

每个人的情况很不同,对于相同的知识,往往所用的时间很不同。别人用一个小时就掌握的某些知识,你可能要用三个小时;而别人用三个小时才能掌握的另外一些知识,你可能一个小时就够了。你在学习过程中,不要受其他人的影响,既不要因比其他人掌握的慢而急躁,也不要因比别人掌握的快而骄傲。你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某些知识所用的学习时间。

数学处于初级阶段的王散课后需要三、四个小时才能基本掌握老师课堂上讲的东西。因为课堂上讲的东西,他有很多都不理解,所以他课后必须花很多时间看课本上以前学过的部分和参考书,才能慢慢理解。

而数学处于中级阶段的刘坚强在课后需要一个小时掌握课堂上讲的东西。

而数学处于高级阶段的陈静上课时,老师在课堂上讲,她在下面做,对于老师讲的大多数的题目,往往老师还没讲完,她就已经做出来了,对她来说,只需仔细听一下那些自己做不出来的题目。所以,她课后基本上不需花时间在数学上,她把别人学习数学的时间用来学习语文、英语等等其他比较薄弱的课程。


 

改变不同学习方法的学习时间比例

 

在确定的每天有效学习时间内,通过改变不同学习方法的学习时间在所有学习时间中的比例,有时会进步的更快。

英语处于初级阶段的刘坚强每天学习英语三个小时,以前他在这三个小时里主要是背老师讲过的课文和单词,并做一些练习。经过深入思考,他发现,自己英语的漏洞主要是单词,由于他掌握的词汇量太少,所以英语很难进步。于是他改变学习方法,把这三个小时中的一个小时用来快速复习老师讲过的知识,剩下两个小时用“狠背”记忆高考范围内的英语单词。这样,两个月之后,他记住了高考范围内的单词的80%。

进入中级阶段之后,他发现,现在英语的主要漏洞是阅读能力不行。于是他改变学习方法,每天英语学习时间仍然为三个小时,其中一个小时用来学习老师讲过的知识,一个小时快速阅读英语短文,半个小时背英语单词的辨析和引申词义,半个小时看语法书和精做语法练习。三个月后,他的英语进阶到高级阶段。

进入高级阶段之后,他发现自己的英语“语感”不行,很难确切把握语言的精妙细微之处。他每天英语学习时间还是三个小时,半个小时用来完成老师的东西,一个小时“狠背”典型的英语课文段落,半个小时记忆和默写最常见最简单的英语句子,半个小时快速阅读英语“新”短文,半个小时写英语作文并修改。几个月后,他的英语成绩又得到很大提高。


 

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一篇对你来说难度适宜的英语短文,你可能快速读一、两遍就能理解大意了;如果要准确的翻译出来,你可能要反复阅读三、五遍;如果要能完整准确的默写出来,你可能要背上几十遍;如果你想复述出来、仿写出来,可能要花更长的时间。那么,某一篇文章,你到底要掌握到什么程度呢?是理解大意即可?还是要准确的翻译出来?还是要能默写出来?复述出来?仿写出来?

假设你每天有两个小时的英语学习时间。如果你只要理解文章的大意,那么,你一天就可能读完10多篇文章;如果你要把文章准确的翻译出来,那么,你每天就可能只翻译出3篇文章;如果你要达到复述和仿写出来,你可能一天也弄不完一篇文章。

这就是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你到底要深度还是要广度?

在相同的时间内,你重复的越多、学习的越深入、记忆的越准确,但学习的范围越小。例如,用两个小时仿写一篇文,你只涉及到几百个单词,但你可能记住了很多单词的拼写,学会了多个句式。反之,在相同的时间内,你重复的越少、学习的越浅,但你学习的范围越宽。例如,用两个小时读完10多篇文章,你涉及到几千个单词,却没有记住几个单词,但你的阅读速度提高了。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学习时的感觉、模拟考试成绩等等选择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学习的广,你可以进步;学习的深,你也可以进步。任何学习方法都有其优势,但任何学习方法都有其局限。

学习阶段:不同学习阶段应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一般的,在学习的初级阶段,不妨以“广”为主,考试范围内的知识都学到,基本解题技巧要掌握。到了学习的中级阶段,不妨以“深”为主。到了高级阶段,可以“广”、“深”结合。

例如,英语处于初级阶段,理解文章的大意就可以了,这样,就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认识很多单词、熟悉很多语法和句式、提高阅读速度。进入中级阶段后,阅读的学习方法以翻译为主,提高英语的知识确信度。高级阶段,则以复述和仿写为主,提高灵活应用能力。

感觉:容易产生心得、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往往就是好的学习方法。例如,前一段时期,对于英语阅读,你以“理解文章的大意”为主要的学习方法,就很容易产生学习心得,于是你就坚持这个学习方法;后来,学习心得不容易产生了,你就改为以“翻译”为主,又感到很容易产生学习心得了,你就应该坚持这个学习方法;又过了一段时期,学习心得又不容易产生了,你可以改为以“复述和仿写”为主,学习心得又容易产生了。

模拟考试和考试:例如,通过分析学校的考试和自己做模拟考试题,你发现,自己阅读题目中“主旨题”容易出错,你就以“理解文章的大意”为主要的学习方法。如果自己在“细节题”上容易犯错,你就以“翻译”为主。等等。

 


 

记忆、理解、运用

 

对于某门课程的不同的知识,有的记准就可以了,有的理解了就可以了,有的则必须要能运用。老师、高考考试要求会告诉你每个知识点要掌握的程度。

某些课程的某些部分,几乎不需要理解,只需记忆即可。例如,英语的单词、句法、文章。

某些课程中的大多数的知识,你即使理解的不很透彻,只要记住,就能学习的很好。例如化学,只要把各种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化学规律记忆的很清晰、很系统,往往就能学习的很好了。历史、政治也差不多。

某些课程或者某些课程的某些部分,必须要能应用。例如,不做大量的“新”题,数学是很难学习的非常好的。再例如,语文和英语的作文,你就必须自己写相当数量的文章,并不断的修改。对于政治的哲学原理、历史的与现实结合的问题等等,你也必须要能运用。


  

改变记忆、练习、深入思考的比例

 

各种学习方法都是有联系的,各种学习方法也都是有其局限性,学习要取得长久的进步,就要不断改变各种学习方法的比例。

某门课程或者某门课程的某部分知识,记忆到一定程度后,就可能会达到记忆的极限,你可以借助练习和深入思考来加强记忆,或者找出应该记忆的东西,如考点、解题技巧,知识点的深层联系等。

练习达到一定的量后,就往往会受记忆不准确、思考不深入的限制。你可以强化记忆、做深入思考。

任何一门课程,学习了一段时期之后,你就应该抽出专门的时间,静下心来深入思考。

经过两个月的每天三个小时做英语练习题,王散的英语从初级阶段进阶到中级阶段。这时,如果他继续采用做练习题为主的学习方法,英语就不容易取得明显的进步了,因为他的英语单词记忆不准、语法不清晰、句型记忆过少、“语感”很差等薄弱之处变得很明显了。经过几天的深入思考,他找出了自己的薄弱之处,重新制定了学习计划。他把学习方法改为,每天做英语练习一个小时,记忆高考范围内的单词,语法实例、典型句型、典型课文两个小时,他的英语又能取得明显的进步了。

通过大量练习把数学进阶到中级阶段后,刘坚强开始减少数学练习题的量,他挑出一些以前做过的最典型的数学题目,隔几天就用两、三个小时专门深入思考。深入思考这些典型题目的解题技巧,思考这些题目是如何运用基本知识点的,深入思考这些典型题目的各种变化。他又感到明显进步了。


  

减少练习题的量

 

(适用于学习处于中级、高级阶段者)

任何一门课程要考出好成绩,就必须做一定数量的练习题。但是,练习并不是越多越好。但的人练习题目做多了,反而把自己弄乱了。一般的,记忆的越准确,思考的越深入,你需要的练习的量就越少。因此,对于学习进入中级、高级阶段者来说,可以加大准确记忆和深入思考,减少做练习题的量。

只要记准就可以运用的知识,不必做过多的练习:英语的单词、语法、阅读等部分,语文的字、词、句部分,化学、生物的一些基本概念、规律、知识点,历史的基本东西,政治的除了与哲学原理相关的内容,地理中的基本东西,虽然可以借助练习来理解记忆,但是,对于那些只要记准就可以运用的知识,何必要做过多的练习呢?你把它们强行记忆下来就可以了。

必须深入思考的东西一定要深入思考:数学中的一些巧妙的、综合性强的题目的解题技巧,物理的概念和核心思想方法,化学的“物质推断题”等,政治的哲学原理,地理中综合性很强的题目,生物中的“热点”问题,等等,都需要深入思考,有的需要较长时间的深入思考才能真正掌握。对于这些东西,你做过多的练习而不深入思考,只能是又浪费时间还把自己弄乱。

总之,只要记准就可以运用的知识,就不必做过多的练习了;通过深入思考才能真正掌握的东西,就必须深入思考。


  

突破学习方法的局限和限制

使用任何一种学习方法学习某门课程,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时不够“狠”、学习强度不够,都不可能学的很好。通过延长学习时间、提高“狠劲”、提高大脑清晰度等方法,你才能把学习方法的威力充分发挥出来。

任何一种学习方法,运用到一定程度,就会达到极限。达到极限之后,学习的进步就不明显了。

学习方法达到极限的原因有:学习方法本身的局限,你的学习能力的限制,你所处学习阶段的限制,你的心态、身体、学习状态的限制。

学习方法本身的局限:很多学习方法本身就有局限性。例如,如果你学习英语的主要方法是“背单词”,那么,英语处于初级阶段、单词非常薄弱者,通过“背单词”,消除做题和阅读时单词上的障碍,英语成绩往往能提高。但当英语进阶到中级阶段之后,单靠背单词提高英语成绩就很难了。因为记住一定量的单词只是学好英语的一个必要因素,其他的东西像阅读、写作等也是不可缺少的。这就是某一学习方法本身的局限。

学习能力的限制:受到你自己的学习能力的限制,很多学习方法的威力无法发挥出来。例如,采用“直接用概念解题”这种方法做物理习题,对于那些掌握了物理学核心思想的、对物理学概念把握能力很强者,效果很明显。但对于那些物理学概念把握能力差、物理学核心思想没有掌握者,往往会思考很久也无法直接用概念解题。这就是学习能力限制了你使用某种学习方法,你必须在学习能力提高之后才能很好的使用这种学习方法。

所处学习阶段的限制:受学习所处阶段的限制,很多学习方法往往无法得到很好的使用。例如,对于学习处于初级阶段,“限时模拟练习”这一学习方法的很多作用往往就受到限制,因为,你只能做出一些基本的题目,稍微有变化和难度的题目往往就无从下手,所以,做“限时模拟练习”时你往往会产生焦虑和沮丧,而并不能学习处于高级阶段者一样,通过做“限时模拟练习”提高反应速度、准确性和灵活性。

心态、身体、学习状态:某些学习方法使用起来,会受到心态、身体、学习状态的限制。例如,“回忆再现”这种学习方法,就对大脑清晰度要求较高,如果你学习时大脑清晰度不够,那么,你“回忆再现”时,往往总感到大脑混乱。再例如,“精挑极练”这种学习方法,对于身体的要求较高,身体较差的人,使用“精挑极炼”这种学习方法学习时间过长,容易产生恶心、头晕等不良身体反应。再例如,“狠练”这种学习方法,需要有足够的“狠劲”,如果你学习时“狠劲”不足,在“狠练”的过程中由于挫折感的积累,容易产生气恨、忧郁等不良心态。

 

 

 
关于《辛雷学习方法》的最新信息,请访问:http://www.learnmetho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