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
化学 |
链接:理解记忆 |
6.5.2.理解记忆
某些化学的概念,如“元素周期律”,通过反复背诵、直接强行记住,往往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不必非要理解不可。 有些化学理论,如微观粒子的结构、组成、变化等等,比较抽象比较难理解,你可以借助模型,或者读一起科普读物,或者粗浅的参阅一下大学教材中相关内容,辅助理解。这些东西,只有理解了,才容易记忆、才能灵活运用。 从本原上理解:找出事物的根源,你更容易理解记忆。 比较:把类似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容易印象深刻。 例如,由于硝酸、硫酸、盐酸等电离时都可以生成氢离子,所以都具有酸的通性。但由于硝酸分子里的氮原子处于最高价态,容易被还原成低价态氮,不论稀浓,硝酸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硝酸的氧化性跟浓硫酸相似,又由于硝酸分子的不稳定,极易分解,所以硝酸的化学性质又有和硫酸不同的地方。 对于化学物质性质、不同化学物质性质的区别,等等,无论是你自己做题总结出的,还是老师、参考书教给你的,一旦理解了,就要记准记牢。 从某种意义上,化学的学习方法类似于英语,你把考试要求范围内的知识记忆的越多,记忆的越准,你的化学成绩越好。 记准记牢 学习化学要像学习英语、历史等课程一样,多记忆。某些同学化学没学好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不肯花大力气记忆。可采用“精挑细背”等方法记住必须记住的东西。 使用其它课程的学习方法:由于化学需要记忆的东西多,你也可以把英语背单词、英语背文章的学习方法用于化学。例如,用背英语单词的方法记忆化学方程式。 记忆的内容:除了化学概念,如基本原理、化学方程式等等外,物质性质、元素的化合价、元素周期、金属活动顺序、化学反应特征等等各种知识点,都要记准。此外,所有高考范围内的重要的实验中的一些东西也要记准,如实验装置、实验现象等等。还有,你在做练习时总结出的学习心得,例如,某类题目的命题人故意设置的“陷阱”等,也要记忆。 化学物质的基本的普遍规律、如元素周期律,你要记准,某些物质特殊性质,你也要记住,并与普遍规律结合在一起记忆。 笔记本:对于需要记忆的东西的要点,你要记在笔记本上,有时间就反复记忆。例如,在学习其他课程的间隙记忆几分钟,每天早上、晚上记忆十几分钟,等等。 把握要点:对于某些复杂的知识点,记忆时,要把握要点,进行记忆。例如 “溶解度”的概念。这个概念的“要点”是:“一定温度下”,“百克溶剂中”,“溶解达到饱和”,“溶质克数一定”。对于这些知识点的要点,必须记准记牢。 辅助记忆方法:谐音、形象比喻、图示、趣味记忆等等辅助记忆方法,只能用于入门阶段,是刚开始时为了记忆一些不容易记住的东西而不得不采取的方法,一旦记住了,就不要再采用辅助记忆方法,因为这些方法容易降低你在考试时的反应速度。 强行记忆:在记忆的过程中,只要记得快、记得准,记得牢,就是为一种好的记忆方法。但最好的记忆方法只有一种,就是强行记准。 记忆的范围:凡是高考范围内的东西,你都要尽最大可能记忆;凡是考试不要求的内容,例如,不要求掌握的化学方程式,你尽量不要记忆。学习的目的是运用。应该记忆的东西一定要记住,不该记住的尽量少记。不要记一大堆用处不大的东西。 记忆、练习、课本 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了某些课本上没有掌握好的知识,你就要马上找出课本,理解记忆。做了一定数量的练习后,你要进行总结,找出习题对应的课本上的知识点,总结出解题技巧,然后进行记忆。 达到一定境界之后,每看到一道题目,你马上就能想到课本上对应的知识点。反之,你看课本时,对于每一个知识点,你总能马上想到各种考点和对应的题型。 此外,每隔一段时间,要通读课本,并记忆。
|
关于《辛雷学习方法》的最新信息,请访问:http://www.learnmethod.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