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地理

链接:知识体系 


6.8.9.图、表

 

图、表类题目的基本方法

(可用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地理考试成绩提高上去)(可用于入门阶段)(可用于临近考试,复习时间较短者)

看题:快速浏览参考书上的图表类题目的详细分析。

看练:先自己做一下,做不出来,再看参考书上的详细分析。

想练:深入思考基本原理是如何在图形中实现的。

比较、联系:把所有的参考书中的类似的图表类题目放在一起比较,找出解题规律和技巧。

家教:对于花了很多时间仍然不能突破的典型难题,如“等高线”、“大气”等方面的历年高考题,可以让家教老师详细的做讲解,此家教老师必须把题目对应的课本上的知识点,运用的相关原理、解题规律、解题思路、解题技巧等都清楚的讲出来。

深入思考长长练

(适用于地理处于中级、高级阶段者)

对于历年考题中的典型的、难度大、综合性强的、灵活性大的图表类题目,可以采用“深入思考长长练”这种方法。

课本中的图、表的基本学习方法

反复浏览、反复记忆:反复浏览和记忆课本中的图、表。你可以采用英语的背单词的方法,可根据自己的遗忘规律,定时复习。

“狠背”: 对于课本中比较复杂的图,你可以采用强行记忆的方法,把复杂的图、表记在脑子中,在背的过程中,不断加大“狠劲”,不断加快速度,不断反复,直到大脑中能随时浮现出一个个清晰的图为止。

先看题后看课本:从参考书上找一些有详细分析的历年高考题或者典型题目,理解后再看课本,你就容易从课本中的图、表中找到考点。

当你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历年高考题和典型题目后,你再把课本上的所有图、表放在一起记忆,渐渐的,就能融会贯通了。

精读课本后再做题:你也可以在做题前,先把课本上与该题目相关的内容都精读一遍,这样,做题时阻力就会小一些。

自己画略图:对于课本中复杂的图,除了用“狠背”的方法外,还也可以自己画略图的方法。在画略图的过程中,你还要体味如何把握要点、如何灵活运用。例如,“我国煤炭 、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站分布图”较复杂,你看了几遍后,以为自己已经记下来了,但考试时却发现忘掉了。你可以把这些分布图按照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要点绘出多个略图。在画图的过程中,你可以用不同颜色、不同符号更清晰的表示。

在自己画略图的过程中,要根据课后老师布置的练习、参考书中的练习题、历年考题中等找出考点,并记在笔记本上。

从图中找到问题:有些参考书上会根据某个图,提出几个问题,看你如何回答。这是教你如何根据图提出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你可以模仿参考书,在读课本时,碰到图,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自己画图

把课本上、练习题上、参考书上你认为重要的图记下来后,就可以自己试着画出来。经过一段时期,如一、两个月之后,你就能把课本上的重要的图都能默画出来了。

另外,你也可以把课本中的文字叙述抽象为图。你可以采取从简单到复杂的步骤,一开始,从某个大的、简单的角度用图把某个地理知识点用简单的图画出来,如“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然后再从另外的角度,如“纬度”的变化,逐步的向更细的方向画图。经过一段时期,如一、两个月之后,你就能把课本上的很多知识点都能用图表示出来了

这时,你就可以尝试着用图把各个章节、不同部分知识用“串”连起来。

然后,你就可以从各地历年考题中的“图题”中体味命题人的思路和招数,自己出“图题”了。

采用“自己画图”这种方法,一开始进步可能比较慢(取得明显的进步,初级阶段者可能需要几个月时间,中级阶段者可能需要一、两个月时间,高级阶段者可能需要几个星期),经过一段时间后,你的大脑中就会形成一幅幅很清晰的图,这些图中包含了各种信息:气候、物产、地形、交通等等,而且每个图对应的知识点和考点也很清晰了。

“说图”和“想图”

(适用于地理处于高级阶段者)

课本上的某些重要的图,必须牢记于脑、且要记忆的持久。显然,你可以采用反复浏览、反复记忆等方法,但通过“说图”和“想图”,你能记忆的更牢。你可以对照着课本上的图,把图中蕴涵的知识点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并比较自己的表述与课本上的差异;你还可以根据某个图,自己提出一些问题出来,自己回答;你可以经常“回忆再现”这些图。

模型法

对于“太阳高度角”、“晨昏线”、“等高线”、“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大气的运动和变化”等知识点涉及到的题目,往往是变化多端,单纯依靠凭空想象,你可能容易感到混乱。但如果通过模型,例如地球仪,就清晰多了。你还可以用泡沫塑料、灯泡、食面等做出各种模型,把课本中的相关知识和历年考题中的相关题目表示出来,这样,你更容易理解、记忆和灵活运用。

假想实验法

你可以把地球看做一个小球,而你可以随意走来走去,飞来飞去。例如,你可以想像自己在某个月份,从地球上坐帆船从某地到某地,怎样航行速度最快呢?在想象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你要把课本上的相关知识都思考到,例如气候、洋流等等。

以图为中心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当给你世界上某一点、某线或某个区域时,你的脑海中就出现各种清晰的、联系的地理知识点,就以图为中心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无论命题人从哪个角度出题,你都能想到相关的知识。

以图为中心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方法有:

以课本上的图为中心形成知识体系:当你通过反复浏览、精读课本、自己画图、“说图”和“想图”等方法,记住了课本上很多幅图之后,你就可以找出不同的图的联系,用某几个线索“串”起来。例如,利用某个典型历年高考题把“区域特征”和“气候”的联系找出来,再例如,找出课本上所有与“经纬度”相关的图,放在一起记忆,等等。这样,一段时期之后,你大脑中就会慢慢形成完整清晰的以课本上的图为中心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体系后,每当你学习到新的东西,你就可以把新东西填充到这个以图为中心的知识体系中去。

形成某个专题的知识体系:例如,对于世界区域地理,对照地图,对于每一个区域,你都总结出这个区的经纬度、地形、气候、工业、农业、交通,等等,并找出与其他区域的联系和区别,这样,你就形成了以区域为中心的世界分区地理体系。

形成了一个个专题的知识体系后,再进一步联系和辨析,并用某些线索“串”起来,就能形成地理的完整知识体系。

用某个线索“串”起来:地理中的某些知识,能够把不同部分的知识“串”起来,例如“经纬度”。你可以利用重要的经纬度,如赤道、南北回归线、本初子午线,等等,把地球想象成被这些经纬度划成网格的小球。利用这个小球,可以把相关的知识如大气、太阳高度角、晨昏线、区域地理等“串”了起来。你还可以把每条经纬线穿过的区域的地形、工业、农业、城市、港口、交通等知识梳理清楚。这样,做题时给你经纬线,你脑子中就马上浮现出其对应的各个知识点。

回忆:经常回忆,经常把各种知识在大脑中回忆再现,大脑中的一串串的图形不断浮现,越来越清晰。

灵活运用

利用地图,可以把历史、地理、政治等课程的相关知识点“串”起来。例如,经常浏览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按照城市或者地区,找出每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经纬度、气候、历史事件、最近发生的重大事件等等。

 

 


关于《辛雷学习方法》的最新信息,请访问:http://www.learnmetho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