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 |
总结考试 |
|
考试之后,要总结考试。 考试的成败,必有其原因。通过总结考试,找出自己的缺点和漏洞,并逐一克服,学习必有进步。你要从心态、身体、学习状态、学习方法、考试技巧等方面总结考试。
|
7.10.1.根据考试中出现的某些现象,找出平时心态、身体、学习状态上的缺点和漏洞
考试是心态、身体、学习的综合较量。考试成绩不好,不见得都是学习上的问题。 比起平时学习,考试更容易发现自己的缺点和漏洞。考试之后,根据你在考试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总结和深入思考,找出自己平时在心态、身体、学习状态上的漏洞和缺陷,并进行弥补。一般的,你应根据这些缺点和漏洞的严重程度,首先解决最大者,然后再解决次大者,最终逐一解决。
|
自信心不足
一门课程没考好,就感到非常难受,考试后感到很沮丧,斗志明显下降。其原因可能是你的自信心不足,以后,你应该通过各种方法产生自信心。
|
考试做题时反应很慢,稍微有点变化、稍微有点灵活性的题目就做不出来了
可能是因为你“气恨”等不良心态较多,或者是大脑清晰度不够,或者是身体不够强,或者是考试状态没有调整好,或者是缺乏速度、准确性和灵活的训练。
|
时间不够用,模棱两可的题目做不出来
可能是“狠劲”和“拼劲”不足,大脑清晰度不够,平时做事不够迅速,没有养成做事迅捷的习惯,平时锻炼身体时缺乏速度类如快跑、跳绳等训练,等等。
|
考试时和考试前后,很紧张、怕冷怕热、全身打颤等
除了考试时受到惊吓等特殊原因外,可能是你的不良心态较多、心态和身体不够强。 你以后要化解“忧郁、多疑”等不良心态,你还要不断的强化心态、不断增强身体。
|
考试时做到一半就开始感到坚持不下去了
你要提高“狠劲”,强化体育锻炼、延长每次最长学习时间。如果你平时每次最长学习时间都是一个小时以下,而考试时间是两个小时,那么,你怎能非常顺利的完成考试呢?
|
考试时明知对了的题目,仍然不断的检查,唯恐有什么错误
你以后要化解“追求完美”这个不良心态。
|
考试状态过差
如考试时反应不灵活、急躁、考试时身体感到非常萎靡疲惫等等。一般的,平时学习状态差,考试时的状态会更差。如果平时学习时大脑不够清晰,考试时反应往往就不够灵活。平时经常在疲惫、身体酸软等状态下学习,考试时往往状态就较差。除了考试前要通过体育运动、严格作息等方法提高身体活力和大脑清晰度外,你还可以在考试前多休息。
|
7.10.2.分析考试试卷,找出学习上的漏洞和弱点
通过总结每次考试试卷,可以找出学习上的漏洞和欠缺,如知识体系上的漏洞,解题技巧和考试技巧上的漏洞,深入思考、记忆、灵活运用等方面的欠缺等等。 通过分析考试试卷,你还可以总结出新的适合你的考试技巧。 此外,你还要进行统计,进行量化的总结。
|
平时学习时,知识掌握的不全面
有些人考试时发现很多自己认为会考的东西没有考,很多自己认为不会考的东西却考到了。这是因为这些人平时学习不深入、不细致,学习时常抱着侥幸心理,没有把所有高考要求范围内的知识和典型题型全面系统的掌握。
|
简单的、基本的题目都不会做
考试时,简单的、基本的题目都不会做。说明你的基础差,知识不成体系或者知识体系上的漏洞很多。 你应该在考试后,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学习时间,把基本的东西掌握好。你可以采用“快速浏览”、精读课本、反复记忆、反复训练简单的基本题目等方法。 有的人曾有较长的一段时期,如几个月到几年脱离了学校教育。如果你属于这种情况,你就必须用足够的时间,从知识的源头学起,把漏洞补好。
|
简单题目想不起解题技巧
有些人在考试之后,分析试卷时,沮丧的说:“这么简单的题目我当时怎么想不起来。”原因和解决方法有: 一、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回忆再现能力差。你可以通过“回忆再现”等方法提高回忆再现能力。 二、考试状态差,就会导致考试时反应迟缓、记忆力下降。考试前你要调整到最佳考试状态。 三、未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或者虽然形成知识体系但知识体系不够简化。你可以通过快速浏览、总结、深入思考、“回忆再现”等方法形成知识体系、简化知识体系。
|
题意误解
考试时没有正确的理解命题人的意图。 “题意误解”的原因主要有:考试时过于紧张、焦虑;平时学习时知识确信度不够、粗心、轻浮、“狠劲”不足;平时做题之后,总结的不够;平时缺乏体味命题人意图。
|
意遗忘、没有注意到隐含条件
现象:考试时思考问题时,题目的信息思考的不全面,没有注意到题目的隐含条件。 主要原因有:平时学习时深入思考不足,掌握的题型不够,解题技巧掌握的不全面,学习时大脑清晰度不够,等。 解决方法:方法一、经常浏览、思考以前做过的错题。方法二、专题训练。做一些缺少信息、信息多余、信息隐蔽的题目,分析貌似相同实际差异很大题目,逐步提高挖掘题目中隐含信息的能力。方法三、提高“把握要点”的能力。
|
忽略核心、答题时找不到要点
现象:考试答题时,尤其是做“大题”时,一些细节的东西能答出来,但最重要、最核心的东西却忽略了。 这说明,你把握要点的能力欠缺。其原因有: 被动接受老师的东西。多出现于学习处于初级阶段者。一些人学习时为了跟上老师的进度,强行记忆了过多的知识,又不能很好的消化。 基本的东西没有掌握好就盲目扩张。多出现于学习处于中级阶段者。一些人在没有掌握好基本知识点和解题技巧时,就急急忙忙看了很多参考书、做了很多习题,造成知识体系的混乱。
|
有些人,在考试、模拟考试中碰到灵活性大的题目,例如“热点”题目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考试后,看到答案,发现很简单,只是自己没有想到,感到很后悔。实际上,这类问题并不见得简单,它能反应出你对知识的深层理解。 解决方法:简化知识体系。当考试时,把相关的知识全部回忆出来,找出最接近的做为答案。
|
说明你平时缺乏文字表达训练。
|
可能是你平时练习中这类题目做的量不够,或者平时学习时深入思考不够,或者深入思考时没有把课本知识与社会“热点”问题、新技术、新知识紧密联系起来。 |
考试时,题目中的“陷阱”看不出来
可能是你平时做题之后,尤其是做错了之后,不去总结。还可能是你的解题技巧总结的不够,还可能是你很少琢磨命题人的意图。
|
答题时间不够,会做的题目没有时间做
可能是你平时考试技巧总结不够,还可能是你平时缺乏速度的训练,你可以通过限时模拟训练来解决之。
|
考试时,想不到某道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不知运用哪个原理,看了答案后觉得很简单
可能是你没有形成完整知识体系,或者虽然形成了完整知识体系但不够简化。
|
考试时,做选择题时两个相似的答案不知选择哪个(例如英语),做“大题”时不知选择哪个原理或者知识点(例如政治、物理)
可能的主要原因和解决方法有:原因之一是你平时学习时记忆的不够准确,可以用“狠背”、“狠练”等方法解决。原因之二是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原因之三是平时学习时“把握要点”的训练不够。 例如,对于数学,可以做以前做过的“错题”或者感觉把握不大的题目。对于英语,采用记准单词辨析、背课文等方法。 一般的,对于学习处于初级阶段者,首要的任务是把基本的题目做出来,对于考知识的精妙细微之处的题目,可以暂时放弃,等学习进入了中级阶段再说。
|
经常犯错的地方不能放过
对于经常犯错的地方,你不能放过。如果错误的原因是你知识和解题技巧上的漏洞,你要尽快通过“反复训练”、“专题训练”等方法弥补。如果错误的原因是你粗心大意、一时没有想到的东西,你可以记在笔记本上,经常浏览和翻阅。
|
考试时出错的根源
申若分析考试试卷,发现自己很多会做的题目都做错了,她下定决心,下次考试一定要细心。可是到了下一次考试,她还是有很多平时会做的题目都做错了。 考试出错,绝不是一个“细心”就能解决的。考试时的准确性取决于心态、身体、学习方法等多个方面。例如,“狠劲”不足,一些本来平时可以做出来的题目,考试时往往就做不出来;考试时压力过大、紧张,就容易出错;考试时大脑清晰度不够,也容易出错;平时学习时知识确信度不够、思考不深入、没有形成知识体系,平时没有强化训练速度、准确性和灵活性,等等,考试时也容易出错。你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考试的准确性,你就必须从心态、身体、学习方法等多个方面不断提高自己。
|
粗心大意、答题不完整
考试时,“粗心大意、答题不完整”的原因和应对方法有: 一、没有形成知识和解题技巧体系,知识体系过于庞杂。应对方法是通过“回忆再现”、深入思考等方法形成知识体系、简化知识体系。例如,你在考试前可以把一些以前做过的典型的“大题”的解题技巧进行总结、归类和记忆。 二、平时做练习时没有养成最严谨的态度。 三、平时学习时“狠劲”不足、限时模拟题做的不够等等。
|
难题会做,简单的不会
(主要是数学、物理、政治等课程) 学习处于初级阶段者,做大量的题目,并记住、记准一些典型题目,这样,你就可以模仿着做出一些类似的题目。所以,有时,花大量的时间记住足够的典型题目是值得的。 有的人走了极端,练习和记忆了过多的例题,尤其是难题,却没有融会贯通,没有把题目的解题技巧补充到解题技巧体系中去。所以,考试时能做出一些很难的题目,而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反而做不出来。 有些人懒于思考,总是寄希望于考试时能够碰到自己做过的题目。这些人没有养成做完难题中的典型题目后,进行总结,找出题目的变化、与其他题目的联系等的习惯。这样,在他们看来,每一道题目都是孤立的,做练习的目的就是考试时能够碰到相似的题目。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你在做完某些题目后,可以想想类似的题目,想想如果条件变化了,题目是否还会做,想想命题人如何用这道题目考察你对知识的掌握的。 你还可以找那种专门教你“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参考书,体味命题人的灵活变通的思想,而不是仅仅记住了几道题目。
|
关于《辛雷学习方法》的最新信息,请访问:http://www.learnmethod.com |